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当医生都被视为一份很体面的工作,既有事业编制又工作稳定。
但如今医生职业似乎已不再受年轻人喜欢,“医生荒”现象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医院人手不足,有的科室甚至因此不能开门;杭医院公开招聘,频频遭遇“零报考”,其中妇产科、肾病科及肿瘤科等热门科室,因为报名人数不足而无法开考;广州市卫生局下属各事业单位招聘中,有个岗位因无人报名或报名人数不足而被取消……
60万医学生
仅10万人穿上“白大褂”
“尽管我国每年培养60万医学生,但真正穿上白大褂的只有约10万人。”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张宏冰如是说道。
一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更是因无人学医而面临医务人员青黄不接的状况。
虽然国家大力提倡定向培养农村医疗人才,但受种种因素影响,村里选择学医的人越来越少。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眼前:医护人员的子女从医的比例非常低。
中国医师协会今年1月公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45%的医师不希望子女从医。
较改革开放初期,医学生的吸引力有所降低,即使考取了医学专业,之后穿上白大褂者也明显减少。
不愿意穿“白大褂”成因复杂
执业环境变差,超负荷工作下难以“精益求精”。
一些家属缺乏基本医疗知识,对治疗期望值过高,医院就该是起死回生的地方,往往忽略了医疗的高风险性。
虽说“医闹”现象眼下有所缓解,但医生还是会经常碰见有患者拿着“百度百科”指挥医生治病,稍有不相符的地方,就开始怀疑、质问、胡搅蛮缠。
医院越是优秀的医生越是超负荷工作,但医生也是有血有肉的,一个医生最好的工作状态是张弛有度、游刃有余,一边享受快乐生活,一边解除病人痛苦。
医生在精力不好的状态下,手术或者思考过程容易出现偏差,过度疲惫也容易导致医患沟通效果不好。
医学本科生择业高不成低不就。
医院基本只招博士、硕士,医院至少要求硕士学位,部分硕士、医院,专科毕业生医院。
通常,医学生不愿去小城市或乡下,即使愿意,还要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且只有证书没有学位,以后不准报考临床专业研究生,这意味着几乎没医院工作。
因此,应届毕业生大多首选继续考研,这是医学医院招不到足够医生的重要原因。
职业起步薪酬低,医路漫漫成才难。
医生是成长周期漫长的职业,从学习到实习到正式从医,绝大多数人已年逾三十,而医生的收入并不算十分理想。
一般医学院学生本科毕业后走入社会,很快就会面临结婚买房的压力,医院还要规范化培训3年,期间没有工资可领,医学生们真心等不起。
工资偏低、就业心态等综合因素下,许多医学生纷纷转行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实在是有点浪费人才。
未来10年医学生最想从事的职业
在欧美发达国家,私人健康管理顾问已经是一门成熟的高薪职业,独立经营健康管理诊所或担任私人健康顾问的诊费标准约为~美元/时。
反观国内,私人健康管理人才还相当匮乏,医院保健科的医师提供基础的健康管理建议。
然而现阶段,医院的医师资源愈发有限,医院保健科的医师缺乏足够认可。
相应的,国内的私人健康管理已有初步的概念普及,个性化、私密化、即时性,这都成为健康管理师PK医院固化门诊模式的制胜关键。
因此,未来10年,医学生最想从事的医院,而是私人健康管理师。
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管理者夜以继日地管理着自己的企业,却管不好自己的健康。
据调查,企业管理者健康透支现象严重,体检异常率高达98.5%,其中颈腰椎病以及超重、肥胖最为突出。
中国企业家平均每天工作14小时左右,90.6%的人处于过劳状态,28.3%的人记忆力下降,26.4%的人失眠。
管理者个人的健康关乎每一位员工的幸福,他们对健康的态度影响所有员工。
随着健康管理观念的深入,我国的高端人群聘请私人健康管理师的热潮也在逐步显现。
寻找专属的私人健康顾问,让他们为自己的形体及健康保驾护航,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高端人群进行长期健康投资的趋势之选。
这是社会的发展需求,也是群众的需求,所以私人健康管理师在未来绝对是黄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