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福建鞋业”,大家并不陌生,有人就形容,在福建,几乎家家都在做鞋、家家都在卖鞋。而上个世纪80年代迅速崛起的福建制鞋,也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缩影。不过近几年,受到汇率和人工成本的影响,福建鞋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局。仅去年一年,晋江系的安踏、特步、匹克、度等公司总共关掉了上千家终端零售店。而在今年上半年,安踏、李宁、匹克三大品牌就关店家。那么眼下这些鞋企发展的如何?福建鞋业究竟怎么了?
晋江是福建鞋业的主产地之一,数据显示,仅去年,晋江的多家上市体育用品公司的营收利润双双出现了下降。像安踏、特步、匹克、度等公司总共关掉了上千家终端零售店。
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涛:我想强调关店只是调整终端售卖力的环节而已,对于终端售卖力的全方位手段,把无效店关掉,提升有效店,新开更多的高效店。
近几年各大体育用品公司为了消化高压库存,都掀起了打折潮。从年起,在多家卖场和折扣店就可以看到这些品牌的身影,有些折扣甚至低至2折。虽然各家鞋企都把自己的库存量当做商业机密,但是巨大的去库存压力,让鞋企开始绞尽脑汁做营销。
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涛:今年上半年我们消耗库存接近三亿,这有很多途径,工厂店、我们的电子商务、零售渠道。
如果说大鞋企还可以拓宽销售渠道,但是那些没有自己品牌的代工小厂,日子要难过得多。晋江当地一位鞋类进出口贸易商告诉记者,他的合作伙伴主要是一些中小代工厂。这两年这些工厂对价格越来越敏感,例如客户对同一种产品的再次采购下单一般称为翻单,按照惯例代工企业对翻单的报价应该比之前的订单低,但现在却不是如此。
晋江商辉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勇:比如原来是60块钱的鞋子,我们过去下翻单的时候可能是59块钱,降1块钱,现在不一样,现在不降反而要升,可能要61块钱或者62块钱才能做。
晋江一家鞋材厂的高管告诉记者,客户中很多代工的中小鞋厂已经停产或倒闭,目前他们只为本地的大型品牌鞋企提供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