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气体需求激增中外设备商短兵相接
9月6日,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第十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气体行业发展研讨会在杭州落下帷幕。会议期间,业内专家和空分设备制造商就当前中国工业气体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讨。
空分设备倾向大型化
中国气体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国民说,由于我国工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钢铁、石化和化工行业的超常发展,对工业气体的需求量大增,引进的大型空分设备有100多套。宝钢引进的72000m3/h空分设备,为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引进大型空分设备首开先河。
为了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国内空分设备制造商也积极开发大型空分设备。首先是杭氧与开空合作开发了宝钢的30000m3/h空分设备,打破了3万以上等级空分设备国产化的瓶颈;其次,2004年9月,开封空分集团公司为山东德州华鲁恒升设计制造的内压缩流程40000m3/h空分设备一次开车成功,结束了我国4万以上大型空分设备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
中外企业角力气体市场
中国的气体工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各大钢铁公司、大石化企业自建氧气厂,自产自用。改革开放后,这些氧气厂逐步脱离母体,独立运作,一部分还与外国气体公司合了资。这些改制后的企业经过发展,有的成了较大的气体公司。如武钢氧气公司、鲍德气体公司等已经成长为气体行业的生力*。此外,最近几年崛起了一批民营企业,如湖南盈德、哈尔滨黎明等。
在国际市场上有八大著名的气体公司,分别是法液空、林德、BOC、APCI、普莱克斯、梅塞尔、AGA、日酸,其中,法液空、林德、APCI又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自上世界90年代起,除AGA公司外,其他七家气体公司都大举进入中国,在中国建立合资、独资气体企业90多家,投资金额已达10多亿美元。
外国气体公司的进入,虽然冲击了中国气体市场,但是也推动了中国气体工业的发展。这些公司带来了大量的投资,也带来了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方法和新观念,同时也使中国人加深了对气体工业的认识。
据分析,气体工业的增长率随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增长而成倍增长。近年来,中国GDP增长在8%以上,中国气体工业的增长率将在12%以上。梅塞尔中国首席执行官史耐德曾说过:"中国的工业气体市场被视为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市场,市场增长率将保持在15%左右。"
三大化工需求后来居上
孙国民说,近几年由于钢铁工业持续发展,三大化工即石油化工、化肥和煤化工后来居上,也推动了整个气体工业的发展。三大化工原来是空分设备和工业气体的第二大用户,预计"十一五"期间将成为第一大用户。
原油加工能力预计今年达到900万吨,2010年达到1400万吨。"十一五"期间将在青岛、湛江等地建一批10万吨级炼油厂,改造一批炼油厂,形成千万吨炼油能力;还将建设若干个百万吨级乙烯和芳烃的生产基地,改造若干个大型化肥厂,这些项目均需要配套大型空分装置。
煤制油(或煤变油)、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及熔融还原炼铁项目的启动也给气体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据悉,神华集团年产500万吨油品的煤制油工程已于今年8月份动工,需配两套50000m3/h的空分设备。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拟在烟台建第一座示范电站,也要配特大型空分设备。液化天然气(LNG)温度为-162℃,属深冷范畴。我国拟在福建、广东、宁波等地建立大型LNG接收站,年接收能力均为数百万吨。日本已经开发出利用液化天然气冷量的空分设备,值得我们借鉴。短流程是钢铁工业未来的典型工艺流程,无焦炼铁的熔融还原炼铁法,将是未来的用氧大户。熔融还原炼铁耗氧在500~700m3/t铁,是现有工艺用氧量的几倍。据了解,我国熔融还原炼铁法有望启动。
提高空分设备准入门槛
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气体分离设备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朱燧炎在研讨会上指出,气体行业近几年发展非常快,特别是"十五"期间气体分离设备的市场需求量增长了6倍多。过去1000m3/h以下算小空分,现在6000m3/h以下是小空分,6000~20000m3/h为中型空分,20000m3/h以上为大型空分。从大型空分制造能力来看,与国外相比还有差距,中国虽然已经能做到60000m3/h,并于今年出口到伊朗,但国外已经做到100000m3/h;从小空分来看,中国市场需求量也很大,但技术创新能力不够。
目前,从中国空分装置的制造水平来看,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尤其是大型空分装置已经打进国际市场,但是从成套技术水平上看,与之配套的压缩机大多数都是采用进口设备,虽然也有少数氮压机、氧压机采用国产设备,但稳定性差,跟不上空分设备的发展水平。
根据目前用户的需要,中国的气体行业还有很多值得开拓的领域。从设备制造能力上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空分设备制造国,但技术上如何才能赶上先进国家的水平,避免在低水平上竞争,值得空分设备制造企业思考。
为此,朱燧炎建议:一要狠抓行业标准,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淘汰掉不合格的产品;二是抓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技术水平;三是通过与大专院校联合开发、攻关,缩短与国外的距离;四是提高员工素质,校企联合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五是创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