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m.39.net/pf/bdfyy/SJU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三江通识大讲堂”始终秉承传播知识、开放包容的宗旨,汇集各领域名师大家,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又一场饕餮盛宴。年,我们为大家邀请到关于人文社科、自然理工和艺术审美的一位又一位国内知名教授、学者来到我校,希望我们的学生们能够通过与专家的现场交流,能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养成全面分析的判断力,能够立足时代,能够把握未来!3月17日下午,我校邀请扬州大学郭院林教授作“孔子对仁伦理价值的突破——从源头寻找中国智慧”的通识讲座。
专家介绍
郭院林是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地域文学与经学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古委会项目、江苏省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等。《清代**务丛书》获得年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发表过《试论司马迁以道统抗衡*统的精英意识》等70余篇论文。出版《清代仪征刘氏左传学研究》《清代汉语文学中的国家认同》等多篇学术专著。
讲座围绕孔子“仁”的思想,从“仁”的起源、“仁”的意思和界定、“仁”的基本内涵和“仁”的具体运用以及现实意义展开。郭教授由习近平总书记曲阜讲话和“七二六”重要讲话精神这两个例子,引到文化自信和儒家传统这一主题。郭教授语言幽默风趣,擅长举例子来佐证观点,把纯理论知识具体化,帮助我们理解儒家思想“仁”的伦理价值。
一、“仁”的起源
《说文》中“仁”有三形三义:仁,親也。从人,从二。古文人从千心。古文仁或从尸。郭教授借用“独则无耦,耦则相亲”,解释“仁”是指人际关系,而这种相亲相爱的人际关系是儒家的理性状态。
二、“仁”的意思和界定
郭教授以时间为纵线,追溯“仁”的产生,指出“仁”的意思几经发展,逐渐由崇拜容貌、气质、力量,进一步发展到道德的自觉和反省,这是一个民族的心灵走向成熟的反映。而后,郭教授从正反两面对“仁”进行界定,“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巧言令色,鲜矣仁!”等,直观鲜明的正反对比,加深了我们对“仁”在《论语》中的理解。
三、“仁”的基本内涵
郭教授指出,“仁”的基本内涵是情感和规范。“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体现了“仁”的情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体现了“仁”中的规范,郭教授将人比作刺猬,相处有原则,西方是保持距离,而中国则是“如见大宾”、“如承大祭”,生动形象地概括出来中西方的差别。另外,郭教授还举了耶稣撒冷的一个小故事,路人向不洁的少女扔石头,耶稣反问路人是否一点都没有犯过错,引入深思。
四、仁”的具体运用
“仁”在为人治世方面都作用巨大。“仁”是对工具理性的超越,能力与伦理价值不能等同,“君子不器”,君子不能拘泥于器具一样的人,要提高自己的综合才能;仁超越了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并不代表“仁”,“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仁由己是出于自己本心,“己”才是道德与人的发源。
五、“仁”的现实意义
讲座最后,郭教授指出,人若能达到自我规定的自觉自律,维护尊重人的原则,便达到了“仁”的境界。郭教授也结合实际寄语三江学子当代的“为仁之方”:培养“自爱”“自尊”意识,培养独立的人格意识,注重德性的提升,收敛个性、包容他人。
提问环节
Q1:西方思想文化中有与孔子“仁”的思想相似的么?
A1:应该是有的。但是西方的表述和我国的不一样。西方最开始是从宗教起始,是对基督的信奉,强调“信”,而我们的教没有组织,是以血缘和祖宗为基础,我国已经走出宗教观念。Q2:前几年复兴国学思潮非常流行,国外也成立了很多孔子学院,但是好像近几年国学热的热度有所下降,请问郭教授,这是什么原因呢?
A2:孔子学院本身的运行方式可能有问题,大家不要被表象迷惑,即使孔子学院不在,外国对中文学习的热度并没有减少,现在西方仍有孔子学院,可能有敌对势力或者其他人误以为我们在进行文化输出,不过国学文化本身就有魅力,而现在更重要的是怎样让对方主动接受,这是值得讨论的。
三江通识大讲堂开办至今,名师荟萃、百家争鸣、涉足广泛、包罗万象;各行专家博古通今、字字珠玑、引人入胜、韵味无穷,这些都将成为我们人生旅程中最宝贵的记忆。
?
扫码